统战人
访固原市政协委员宫波:厚植沃土盛放繁花
时间:2021年04月21日 来源:华兴时报
宫波,固原市政协委员,宁夏丰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自1984年就读山东聊城纺织学院纺织专业后,宫波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一行业,36年来扎根于纺织行业,在纺织生产技术、管理、纺织市场运营等领域不断钻研、深潜、积累、沉淀。他凭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敢闯敢干的工作作风,在上世纪90年代到宁夏发展纺织业务,与宁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从而致力于宁夏的纺织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
与纺织行业结下不解之缘
2013年,宫波牵线运作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到吴忠市投资建厂,建厂过程中受地域、民族、宗教等条件的影响,让山东投资方感觉困难重重,为了协调工作,宫波几乎每天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甚至时常在深夜两三点到工地一线协调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他创造了“立体交叉施工”的施工方法,大大缩短了项目工期。当时投资方派来的管理技术人员生活饮食不习惯,他出面挨个单独谈心,又协调从山东请来厨师为大家做餐,有效地稳定了员工的情绪。项目建成后,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宫波担任宁夏恒丰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用5年的时间将公司发展成为规模化集团,分公司遍布吴忠、石嘴山、青铜峡等地,成为吴忠市的纳税大户,带动吴忠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发展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在家门口务农上班挣钱两不误的工作机会,让吴忠市以及宁夏的纺织产业从此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2017,宫波再度挑起固原投资宁夏丰源纺织有限公司项目大梁:规划投资5亿元建设20万锭高档纺纱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3月18日奠基开工,宫波凭借多年在纺织企业的建设和生产经验,克服固原市地质结构复杂导致项目设计、施工难度增大,投资预算增多等困难,将在吴忠市自创的“立体交叉施工法”嫁接到此项目建设中来,精心组织制定项目工期,调度各专业人员,合理安排资金、土建、钢结构、设备订购安装等各工序穿插进行,实现各节点有序衔接,到2018年9月首期3.5万锭投入生产。短短6个月的时间,一座2万平方米的纺纱厂房在泥土地上拔地而起,厂房内崭新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生产设备伴随着纺纱自带的独有音符忙碌地运转着,一根根纱线经过数百人的操作卷绕成筒,向世人宣布固原从此有了高档纺纱生产线,开启了纺纱新篇章。
倾心培育企业发展壮大
宁夏丰源纺织有限公司项目一期投产后,需要聘用近200名纺纱操作工,但是固原当地之前没有纺纱生产,从而没有这一类人员能立即上岗,宫波果断从山东高薪挖来各工序一流技术人员,大量招聘当地农民工带薪进公司培训,让山东技术人员手把手教,从中挑选合格人员正式聘用。这期间除了工资的支出,还有水电、原料的消耗以及设备的磨损,原料即使选用最便宜的黏胶,当时也是一吨1.2万元的单价,一个月消耗达120多吨,每月的原料成本高达150万元,培训初期,因新工操作不当,生产出来的纱多为瑕疵品,无法正常销售,即使这样,宫波仍旧咬牙不外聘人员,坚持培训当地农民,尽量给当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月的培训,终于有100多名当地农民正式走上了岗位,实现在家门口务农上班两不误的愿望。
当首条生产线投产后,产品销往广东、江浙等国内市场的同时,宫波利用多年来在业内积累的市场资源,排除各种困难,将产品远销到了韩国、土耳其等国际市场。
受限于当地基础条件,项目各项配套与山东、上海等省市比有差距,启动出口业务时,由于银行在出口交单、收汇、结汇过程中灵活性不够,引起国外客户的强烈不满,有人劝他:“公司产品本来就供不应求,做大做精国内市场就足够了。”可是宫波坚定认为,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不能遇到挫折就放弃,要考虑对当地行业和当地经济的带动性。为了解决问题,他多次到银行协调解决问题,在他鼓舞下,公司各级员工齐心协力,积极做好出口业务,2019年公司出口创汇137.5万美元,成为固原市首家生产型出口企业。
一期工程的建成填补了当地高档纺织生产市场的空白,被自治区列为“2019年自治区重点项目”和“2019年自治区第一批数字化车间”,该项目的投入运营,为当地农民搭建了在家门口务农上班两不误的平台,又被评为“扶贫车间”。因宫波对宁夏经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区、市众多奖项,他本人被中共固原市委员会、固原市政府授予“六盘英才”荣誉称号。(记者 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