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统战微信

        统战微信

        【读史忆人•典故】彭德怀借力打力

        时间:2020年11月01日        来源:统战新语

                          

        彭德怀是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彭德怀在战场上的骁勇善战从瑞金时期就广为人知,毛泽东曾赋诗赞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在统战工作方面,彭德怀同样极具智慧和谋略。

        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在山西指挥作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彭德怀任副总司令。在华北战局十分危急的时刻,他协助朱德总司令率部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如何对付在军事和物资上都占绝对优势的日军,八路军把目光投向山西这块四面环山、号称“华北脊梁”的地区。山西自雁门关以南,井陉、娘子关以西系高原多山地区,对保卫华北、支持华北战局,有极重大的意义。敌人要完成其军事上占领华北,非攻占山西不可。
        为了团结凝聚山西的抗日力量,我们党加强了对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的统战工作,按照“戴阎锡山的‘帽子’、说山西话、做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工作”方针,先后接办、改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组建了山西新军即“抗日决死队”(简称决死队)。
        1937年冬,彭德怀随八路军总部来到山西沁县,接见了山西地方党委有关负责同志。彭德怀详细询问了牺盟会、决死队的情况。当得知其中一个纵队,两千多人中大部分是知识分子时,彭德怀很高兴。他说,没想到新军中会有这么多知识分子,要好好发挥他们的作用。眼下八路军中知识分子很缺乏,我们一直为这件事伤脑筋。你们现在保存了这么一批知识分子,这可是宝贵的财富!
        转眼到了1938年初,驻在决死队一纵队周围的国民党第三军、九十八军和九十三军,不断扰害群众,排挤决死队、牺盟会,打击进步力量。要解除他们的威胁,只有把他们撵走,但只靠决死一纵队是办不到的。为此,安子文等专门到彭德怀处汇报,请示是否可以派一部分八路军来支援。彭德怀沉思片刻说,这个办法恐怕不好。你们想一想,如果八路军一来,就难免同国民党驻军发生直接冲突,那样事情就可能闹大,对统一战线和抗日的全局不利。新军不是戴的阎锡山的帽子吗?不要忘了发挥这顶“帽子”的作用,把“阎长官”请出来解决这件事怎么样?
        彭德怀的这一分析有着深厚的现实依据。阎锡山是个封建性很强的地方实力派,日本侵略者对华北的步步进逼,蒋介石的排斥异己,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不断高涨,打破了拥兵自重的阎锡山企图在抗日与和日、拥蒋与拒蒋、反共与联共“三个鸡蛋上跳舞”的平衡。他权衡利弊,最终不得不接受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并邀请山西籍共产党员以抗日救亡活动家的身份,回山西“共策保晋大业”,希望能借助共产党的进步措施,为自己扩充实力,以“自存自固”,渡过难关。彭德怀正是看准了阎锡山的这一心理,“借力打力”,让阎锡山去对付蒋介石。
        随后,按照彭德怀意见,相关情况被报告给了阎锡山。不出彭德怀所料,阎答应出面交涉,他给蒋介石拍了电报,终于使国民党的这些军队撤到临屯公路以南,从而使决死一纵队摆脱了被包围的形势。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对日作战。

        对此事的成功处理充分体现了彭德怀作为领导者的统战大局观:解决局部问题时,必须首先考虑到对全局的影响。如果因为一个局部决策而损害了全局,不管从局部看来怎么有利,也是一个败着和失误。
        就在彭德怀“借力打力”解决决死队被包围问题的同一时期,党内有同志认为决死队党员发展过多,影响秘密工作,有碍统一战线,曾作出解散决死队内秘密党组织的决定。对此,彭德怀与朱德一起致电,认为这一决定不当,使党对决死队的“领导作用相当降低,影响决死队工作甚巨”。这个意见得到党中央和北方局的赞同,决死队中党的组织迅速恢复,决死队继续正常发展。
        后来,党内又有同志提出,牺盟会、决死队是一条“特别路线”,是同党的独立自主的路线相违背的。彭德怀知道这一情况后明确指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牺盟会和决死队中不存在什么“特别路线”。只要阎锡山还抗日,我们就还要同他搞统一战线,而且要使这种关系尽量延长下去。为了统一党内对决死队、牺盟会的认识,八路军政治部于1940年1月发出指示并报告党中央,指出:决死队是山西进步的武装力量,是党领导下的一支队伍,已成为山西唯一政治上进步的抗日武装队伍,并成了山西一切进步力量的中心,有着光荣的发展前途。3月,彭德怀又与朱德、杨尚昆致电党中央,明确肯定牺盟会是党领导下的革命团体,在推动山西进步与发展山西统一战线,坚持山西以至华北抗战上,曾起过极其光辉的作用。6月,彭德怀在给中央军委的一份电报中称赞说:“新军成份极好,有大批积极优秀的干部,对于坚持山西抗战,争取山西好转,已有极大贡献,而且还会有极大贡献的。”
        决死队后来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彭德怀的评价和期待。在百团大战中,决死队有五个团参战,表现英勇,成为我们党牢牢掌握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打印本文】